要正确引导住宅全生命周期居住理念——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4月21日
  • 浏览次数:6836

   □本报记者 司林
  可持续住宅区的开发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十一五”期间业内专家与机构已就此开展研究并与国外机构进行合作,部分地区包括北京已经建成了一些示范项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对于可持续住宅中的长寿化住宅研究已进行多年,他认为,长寿化建筑是可持续住宅的核心内容,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建筑成为一个城市的积淀;另一层面,对于开发商而言,为大众打造具有长久优良价值的住房,赢得的口碑也是不言而喻的。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所做的长寿化住宅项目的情况。
  刘东卫:我们6年前开始研究和开发长寿化住宅技术,作为研究者和第一线规划设计者,我们课题组思考的是未来住在什么房子里,我国现在的住宅究竟有哪些问题。目前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能已经有了不少研究,很多学者用理论和实践探讨开发建设的高品质问题。而面对居住者日益提高的高品质需求,我们的住宅究竟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从这个方面来着眼。
  总体上来看,通过这6年来的工作,我认为,住宅的寿命课题是围绕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设居住中最核心的课题,其包含的内容很广:规划设计的方式、施工建造的方式、日后的维护使用以及再生和改造等等。

  记者:您认为我国住宅建筑使用寿命不长的原因是什么?
  刘东卫:最核心的就是住宅的耐久性问题。住宅耐久性应该是住宅性能最基础性的指标,从住宅寿命来看更显其重要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国外实际从住宅开发到建设都非常重视这个建筑的耐久性,而我国的住宅建设长期以来对耐久性并没有投入应有的重视,不管从开发建设上还是设计上几乎不考虑这个方面的问题。城市住宅寿命周期的长短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节约与否,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环境污染和产业的可持续、每个个体的财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记者:研究住宅使用寿命的意义何在?如何开发建设长寿住宅?
  刘东卫:当前切实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延长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应该成为住宅建设领域的重点课题,提高住宅的耐久性进而全面延长提高住宅的使用寿命,可以最大幅度地节约大量资源并提高利用效率。
  通过节能节材使建筑寿命得以延长,是我们节约资源、节能方面最为重大和显著的一个方面。我认为,未来应该加强全社会对住宅寿命的耐久性质量的认识,大力推动长寿化住宅建设。实际上,一个长寿化建筑对社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城市更是非常重要,其可以成为城市的积淀;而对于开发商来说,为大众建立长久优良价值的,必将获得购房者的青睐,也会赢得更多更好的市场;对于居住者而言,可以实现自己拥有的房产更加长久的价值,不仅自己能够居住,还可以把这个财富留给下一代,所以说长寿住宅,会为社会、城市、开发商和居住者取得四方共赢的局面。
  实际上我们这次研究和实践的中心就是想用住宅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提高住宅的寿命和耐久性。现在由于有传统的农民工工种,包括传统的规划设计等,造成了住宅的寿命和耐久性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可见,当前住宅的技术和工业化生产功能落后,是造成住宅普遍存在质量问题和住宅寿命耐久性差的最核心问题。

  记者:长寿住宅这个概念对于国内大众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国际上同领域是怎样的情况?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刘东卫:这些年,长寿住宅这个理念被建筑行业的专家学者阐述了不少,实际上欧洲和许多发达国家住宅年龄在80年、100年以上的,仍在使用的非常广泛,而我国住宅寿命低于三五十年却是相当普遍的。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既有住宅平均寿命比较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有社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涉及开发建设的经济利益等;同时,不可否认由于规划设计、材料、造价、设计、施工这些方面造成的原因也非常多,由于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造成的住宅呈现短寿型,造成了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损失;此外,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就住宅本身而言,建筑和设备老化使用,也是造成住宅难以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住宅的集合住宅技术和设计是全世界最领先的,住宅寿命可以达到100年。“百年住宅”这个词,从专业上来讲就是从日本引进过来的,现在国内也在引用。实际上200年住宅甚至更长寿命的住宅建设目前也都在尝试,尤其在超高层建设中采用的肯定是SI体系(日本实行的住宅工业化体系,按照工业化的装修方式,可做到节能减排,节省材料、环保),结构要往200年的方向来做。

  记者:目前长寿住宅的实践情况如何?
  刘东卫:从2007年开始,我们课题组和国内很多大的企业联合,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一些大的开发商和目前专攻于住宅制造的机构,进行了很详细的交流和调研,包括万科做的实验楼,他们在各地大小区域选择两个楼来给我们看,进行情况交流。同时,我们还调研了很多国外住宅的集成技术。
  这6年来,我们每年平均去日本3次,大规模考察各种类型的集合住宅,从南到北,包括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宅、最发达的公寓,看看他们的核心技术,比如如何保证住宅的性能和品质,然后与日本有关单位开展交流,探讨现在住宅的问题。我们会用中方的视点解析中国的住宅,日方用日方的角度来解析。比如说国内大量建设住宅全部采用外保温体系,我不是说外保温体系不好,实际上十几年前就在探讨这个体系,而日本那个时候大量采用内保温,在建筑外观耐久性的基础上来考虑采用更好性能的内保温体系。在交换看法的时候我会说,咱们那些外保温体系厂家给你最长的保质时间是20年,20年以后肯定到一个维护期,而这些房子的外保温很大一部分会出现问题。这都是需要日后好好研究的东西。
  总体上来看正确引导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居住理念,在全生命周期实现节约资源,最低限度影响生态环境,积极推动百年居住理念的长寿化住宅的建设,应该是我们住宅开发建设所有工作人员积极思考的问题。我个人在这个方面奋战很多年了,也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能够重视这方面的课题,推动长寿化住宅的建设。

来源:中国建设报

更多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