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撑起创新新支点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8月16日
  • 浏览次数:5159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项目涉及建筑节能、人居环境、区域规划、农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型建筑材料、防灾减灾等多个重点技术领域……承担项目的有关科研单位、院校、企业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众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建设领域科技的发展。项目实施的意义是什么?取得了哪些关键技术的创新?项目成果未来的推广前景如何?本期今日看点将进行深入解读。

  项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而实施的。支撑计划主要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任务,重点支持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纲要》确定的11个重点领域中,有8个重点领域与城乡建设密切相关。其中,“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第一次作为完整的领域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大大提高了建设科技工作的地位。同时,能源、环境等7个重点领域的主要任务也与城乡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说:“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调动了整个行业的积极性,使科研单位、企业、学校的联系更加紧密,涌现的成果、亮点很多。以建筑节能方面为例,项目把零散的研究进行整合,涉及建筑节能的设计阶段、后期产品研发多个方面。”有关专家认为,项目的重要意义在于涉及面广泛,建设领域的多个方面都有所研究、创新。“十一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组织开展了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市信息平台等方面系统性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工作,在能源领域积极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在水领域加强了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在环境领域开发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城市群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重点研究了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应急救援措施。
  在项目验收会上,与会专家认为,项目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成果,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是亮点。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多项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在总结近年来我国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编制。多个项目成果也依托示范工程,起到了非常好的应用、示范作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促进了行业内标准、规范的编制,带动了行业内参与者的积极性,项目推广的潜力是很大的,下一步,应该把研究的新成果尽快推广下去。”

  项目实施取得了众多成果
  如何减少建筑能耗需求、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发了高强植物纤维保温复合板材、既有墙体界面处理技术、降低集中供热输配系统能耗、户式热湿环境控制装置室外风冷热泵机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在项目验收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中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集热器创新地采用“钛金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特有的真空维持技术解决了集热器在较高温度下工作的真空维持难题,两项成果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空白。磁悬浮离心机产品生产线应用,取得了新型高效空调设备的规模化开发。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施工中存在建造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建筑工程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研发了TCR6055动臂变幅大吨位建筑起重机、SCD300/300高速重载节能型施工升降机、GSB12R数控钢筋弯箍机、异型石材车铣加工设备HTM50200、起重机械安全监控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等重大装备产品和系统。研发的设备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可降低50%以上的机械安全事故。
  “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围绕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发新工艺、新工法、新产品,形成了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技术、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污水源分离技术与设备等重大技术成果。项目开发了38项应用软件,其中数字工地集成控制平台应用于世博园区工程管理中,建立了GIS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项目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研制成功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及相关工程化技术,研制出100%低地板轻轨车。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发了居住建筑的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BIRE)技术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BIRE成套设备,形成了定形相变蓄能板、高效防霉调湿涂料、太阳能空调与高效供热装置与系统、太阳能集热建筑模块的研究与开发、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建筑设备运行远程监测与分析平台等重大技术产品和系统。“农村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共研发了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23项,研制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新型沼气装置和灶具、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小型自清洁型直接蒸发冷却机组、新型集束导线、中国村镇建筑围护结构及室内热环境状况数据库、农村生活用能与可再生能源现状数据库、农村电网优化规划软件等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共62项。
  针对城镇人居环境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和适宜等问题,“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形成了PES-中央空调智能清洗节能系统、超净大型室内空气质量测试舱、建材甲醛可散发含量测定技术及装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沪上生态家”等重大科技成果,推进了一批室内空气净化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建筑领域新材料方面,“高强钢筋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形成了粗规格高强度高性能钢棒生产工艺、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用钢筋生产工艺与设备、6mm~10mm规格500MPa级超细晶粒碳素钢筋等重大产品和工艺技术。“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产品研究开发”项目从建筑部品化、配套化、功能化和标准化入手,形成了节能型复合墙体与结构材料、空调型建筑涂料、零石棉复合纤维增强外墙板制造技术、高品质再生骨料制备技术、绿色建材产品综合基础数据库及评价体系等34项新产品、新材料和新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技术”研制出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18项,形成了基于溶解氧和氨氮双参数精确控制曝气流量的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节能降耗技术、SBR法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及实时控制技术、环境友好型污泥脱水剂、高效初沉池强化环沟型氧化沟A2/O工艺、污水处理厂智能控制系统等重大技术成果。

  成果推广需要多方合力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攻克提振了参与者的信心。很多项目负责人表示,怎样把这些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下去是下一步需要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面临一些困难,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有些研制出的高新产品科技含量比较高,因而成本比较高,给推广带来困难。此外,还有人们是否能够接受、认可的问题。有专家表示,技术推广应用周期长,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一定时间,使得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有些工程示范需要一定的反复周期,不能马上见成效。多位专家都认为,国家政策的扶持在推广中起到重要作用,未来,期待国家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新产品、新工艺的补贴力度。
  区域规划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陈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研项目更多的是从理论角度来研究,未来还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一些技术标准、规范的最终出台也要接受多方验证。以规划项目来讲,项目研究时更多地是针对单个城市、一种类型,开发出的3S、4D产品辅助城市体系规划等一系列软件多是‘因地而为’,最终,产品走向通用化、商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认为:“建筑节能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国家政策体系的完善很重要。”
  多位专家表示,未来,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从意识上更加能接受新产品、新技术;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切实解决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促进推广工作。
 

来源:中国建设报

更多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