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保障可持续发展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4日
  • 浏览次数:3069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应对气候变化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气候风险的重大决策。
  适应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把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摆在“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位置,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民族和全人类负责任的态度,顺应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以气候变暖为显著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事实,所产生的显著影响不可回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幅度可能会超过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造成突然的和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减缓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减小气候变化的速率与规模;适应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为应对实际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因素及其影响而作出的趋利避害的调整,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化解气候风险,以适应已经变化并且还将继续变化的气候环境。气候变化既对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又对基础设施、人居健康、城市发展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是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是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难题。
  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近百年来,气候变化正使全球一些重要的系统失去原有的平衡,包括海洋与大气环流模态改变、北大西洋温盐环流调整、北极海冰快速融化等。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气候规律发生改变,台风、强降水、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季节和持续时间、地点和范围等超出了以往的观测事实和基本常识。近20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研究表明,未来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无论是否减排以及采取何种强度的减排措施,全球地表气温在未来几十年持续升高的趋势都难以避免。因此,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我们要站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人民福祉安康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摆在重要和优先位置。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正确抉择。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和各地区具有共同利益,肩负共同责任。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今其人均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居高不下,应当承担控制和减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义务。由于发展阶段滞后、发展能力不足,发展中国家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较弱,更为关注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问题,是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战略问题。我国既要承担与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又要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做好适应气候变化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各项工作,努力把气候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艰巨任务,我们应当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避害与趋利并举,全面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着力增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目前,我国抵御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较弱。应认真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发展规律、发生频率、空间分布特征,认识和把握大气环流变化形势,准确预测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对风、雨、温度的影响,建设快速有效的气候服务和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急处置,科学制订和实施防灾措施及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和防范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大对大中城市、农村、沿海、重要江河流域、重要铁路公路沿线、输变电线路、主要战略经济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气象监测网络的投入力度,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监测预警、抵御、减灾能力;建立健全防御极端气候事件的体制机制,完善应对极端气候灾害的应急预案、启动机制以及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科学修订气候变化脆弱行业的灾害防御标准,加强气候影响评价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严格实施气候风险论证制度,使人居环境和重要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
  着力增强农业抗御气候风险能力。农业是最易受气候影响的行业,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象灾害以及农业病虫害频繁发生,农田、森林、草地、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受损,对农林牧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应深入研究气候变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适当扩大一年多熟作物种植面积;研究工农业生产面临的极端气候事件,特别是连片、连年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农业抗旱标准,扩大耐旱作物种植面积;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形势下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和传播途径,夯实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着力增强重要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把握气候变化对森林、草地、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影响的规律,科学指导生态建设,提高生态安全方面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城市人口、交通、工业等的气候承载力分析,科学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把握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下各类疾病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和传播途径,科学应对高温热浪、雾、霾等极端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方面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把握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的关系,掌握水资源总量自然补给的年季规律及主要江河湖泊流域年、季径流规律,应对水资源变化对水电建设与生产、工农业用水安全的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和用水安全方面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区域人口、经济、交通、能源等的气候承载力分析,加强灾害易发区和重要战略经济区的安全保障和风险评估,加强重大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重点区域和脆弱行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着力增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大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和太阳能、风能等气象能源的改变,开发利用气候气象资源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开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评估,为优化能源结构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学数据,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加强人工增雨作业,努力改善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加强农业和生态气候区划,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途径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扎实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近年来,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得到增强,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相关决策的科技基础薄弱,重点工程规划和建设对气候因素考虑不足,公众的气候变化风险意识不强。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谋划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扎实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加快制定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规划。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在安排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制定防御极端气候事件的规划,完善突发灾害应急预案和防灾标准。制定相关行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加快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程建设。加快推动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实施国家气候变化应对科学工程,提高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开展气候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以及重点领域、关键行业、脆弱地区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能力评估。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全民行动计划,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加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适应技术和措施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引导公众更加科学、和谐、绿色地生产生活。
  加快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广泛参与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机制,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依法规范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利益,加强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基础建设,规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预测预估、影响分析、政策制定。

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
关键词
相关内容